冰天雪地里 东北热炕头儿上侃大年

导语

中国最为隆重的节日就是春节了,很多古老风俗仍然流传至今。以东北来说,讲究的就不少,东北人热情豪爽,东北的民风民俗独特而又多样,如果你没来过北方,如果你没看过雪,那就体会不到东北味的新年。多么遗憾。还等什么?收拾行装,到东北来过年吧……


凯风网黑龙江频道 供稿:海潮 编辑:青兰 仲德
冰天雪地里 东北热炕头儿上侃大年
   一、东北人过年:少不了的传统年俗

吃带硬币饺子 

饺子在东北人的生活里占据着不同寻常的地位。尤其是大年三十这一天,吃饺子是每个东北家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而大年三十的这顿饺子,还与往常有些许不同,那就是饺子里会包上一两个五毛钱的硬币。那个能在众多饺子中吃出硬币的人,运气当然是极好的。对于东北人来说,寻找藏有硬币的饺子,也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新年乐趣,因为它能让新年过的更加有气氛,年味十足。

 

此外,在过到“初五”这天也要吃饺子,俗称“破五”,含义就是把饺子咬破,寓意将不吉利的事情都破坏掉,有驱灾避邪之意。

三十点长寿灯、放鞭炮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非常凶猛可怕,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每年到除夕这天,村寨里的人都逃往深山躲避。其中有一年,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 此时村寨里的人都忙着逃难,没有人去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说道:“如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定能把它撵走”。 

 

老婆婆半信半疑地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老婆婆只好无奈自己上山避难去了。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发现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的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怒视片刻后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兽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仰天大笑。“年”兽大惊失色的狼狈逃蹿。 

第二天,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恍然大悟的老婆婆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事儿,乡亲们都来到老婆婆家,只见门上贴着大红纸,院里还有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烛还发着余光……  

 

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此后的每年除夕,家家户户都贴红对联、放爆竹,烛火通明、守更待岁。这风俗越传越广,也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大年三十点长寿灯,彻夜通明,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每家每户大红灯笼高高挂,晚上将灯笼点亮,一宿不能关灯,寓意着益寿延年,香火不断。

年夜饭过后要拜年 

我国古代的时候“拜年”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问候。如果遇到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人们初一早晨起来,穿上新年盛装,打扮整齐,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拜年的方式也很多,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 

 

宋代的时候,亲朋好友之间会相互送贴致贺,这就是早期的贺年片。 

明代的时候,贺年片更加精致美观,帖上不仅印有送者的姓名和地址,还写上了新年的祝愿。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就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发给晚辈,相传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整年。 

 

初一走雪、十五滚冰 

正月初一,全家人要早起去“走雪”,一家人到户外雪地上走“去百病”。 

 

滚冰是黑龙江民间习俗,要在元宵节的夜晚举行。吃过晚饭,便扶老携幼到外面去观灯,看烟火晚会。晚上8点多钟,人们看完了烟花,观完了彩灯,便都走向江边,冰封雪盖的河面顿时成了欢乐的海洋。人们将小蜡烛点燃,在河面上摆成各种图形,或将油拌的谷糠、锯末洒成龙形或摆成每隔数米一堆的小堆状,将它们同时点燃。远远看去,河面灯火汇集,十分壮观。人们就在灯火围成的冰面上打滚,很是有趣。全家不分男女老幼,在冰雪中欢乐翻滚,滚去疾病、留下健康,口里还念叨着:“轱辘轱辘冰,腰不酸来腿不疼,身子轻松去百病”。 

正月剪头死舅舅 

一般在大年初一到农历二月初一之前是不能剪头的,如果剪头会死舅舅。老一辈传下来的,所以东北人不会在正月里剪头。可是在“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街上的大大小小理发店都会爆满,很多人都会争相去剪头,讨个好兆头。

 

其实“正月剪头死舅舅”是民俗文化的变异,也是一种误传。”正月不剃头”的习俗,最初压根就和舅舅没关系。在清军入关后,清朝统治者强迫汉人学满人的样子,剃头留辫子。这场头发的变革着实惹恼了很多汉人,遭到了民众的反对,“宁为束发鬼,不作剃头人。”江南士子认为剃头是对他们人格的莫大侮辱,因此群起反抗,却遭遇了清政府的残酷镇压,上演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一幕幕悲剧。

后来这种习俗在流传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因“思旧”遭到政府的清算,就演变成了“正月不剃头——思旧”。后来,“思旧”被讹传为“死舅”,以讹传讹,也就有了后来“正月里剃头死舅舅”的说法。

   二、东北人过年:少不了的玩

赏冰灯 

东北每到过年,赏冰灯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项目,说起哈尔滨的冰灯,那可是驰名中外的,每到新年都吸引上千万的游客在泼水成冰的季节里,冒着严寒来观赏这一美轮美奂的冰雪景观。

 

早些年间,穷人家过年没有钱买灯,就用水桶装上水冻在室外,等水桶里的冰没有完全冻实的时候倒出来,将中间的水倒出,扣在家门口,里面点上蜡烛,这就是最早的冰灯。这种冰灯罩,无论北风如何肆虐,坚固的冰罩始终保护着蜡烛,所以老百姓也叫这种冰灯为“气死风”。

 

随着中东铁路的开通,俄罗斯侨民涌入哈尔滨,使黑龙江发生了全面变化。1963年哈尔滨开始创办冰灯游园会,首届冰灯游园会使用水桶、五星等简单图形的模具冻制冰罩外涂广告色,里面点上蜡烛。在正月十四的晚上第一届冰灯游园会在兆麟公园拉开帷幕。

 

从那之后,每年哈尔滨都会组织冰灯游园会,一年比一年新颖,一年比一年好看。一入冬,黑龙江人带着孩子去冰雪大世界打滑梯,爱人带着情侣去自拍秀恩爱,用照片和欢笑记录着哈尔滨冬日里别样的风情。

扭秧歌 

东北的年正月,无论是在城镇还是村屯,都有秧歌队欢快活泼的唢呐声、锣鼓声。正月初一家家户户都忙着拜年,一般从初二开始“跑秧歌”。演出形式以拜年贺喜为主。东北大秧歌是在清朝康熙年间,由流放到塞北的徒囚中艺人文士,将内地的戏曲歌舞带到东北,到了乾嘉时期,这种歌舞活动与东北人民的热情风格结合,形成了独具稳、梗、翘风格的秧歌舞,也渐渐形成秧歌音乐,由锣、鼓、镲、唢呐等奏出曲调。 

 

初一至初五,人们唱歌、跳舞、踩高跷、扭秧歌,尽情娱乐。孩子们带着木爬犁,兴高采烈地溜冰。生长在黑土地上人们那热辣豪爽的性格全都在这热情洋溢的大秧歌中挥洒出来,让人体验到的过年的喜庆。

   三、东北人过年:少不了的风情

剪纸、贴窗花、挂年画 

东北年俗中有“二十八贴花花”一说,过年时,家家户户都要在窗户、门楣上贴上各式各样的窗花、挂旗等,吉祥喜庆,年味十足。在北方的哈尔滨,有一个叫方正的小县城,历史上是满族聚居区,满族民间文化中简洁、明快、粗犷、热烈的性格牢牢地浸润着方正县的这块黑土地。满族家庭过年时,要剪出好多挂签挂在家门口,来祈祷吉祥如意,通过挂签的颜色表明自己是哪一旗的族人。

 

至今还有许多东北年俗留有萨满文化的影子,萨满文化作为古老文明,虽然早已离我们远去,但它犹如一条地下河流淌在东北大地上,即使你不曾看到它的流淌,却能感受到它的存在。

二人转 

旧时东北过年,当然没有今天的春晚,人们最大的娱乐活动就是看二人转,素有“宁可少吃三顿饭,不能不看二人转”之说。二人转形成于清末民初,在表演技巧上,“唱功”有板有调,韵味优美,富于变化,俗谓“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做功”动作表情真实自然,讲究“演啥学啥,学啥像啥”;“舞功”有“跳、走、翻、扭、错、转、搧、抖”各种身法步法。这种表演形式其实都可以从萨满歌舞中看到端倪。

 

东北是清朝的“龙兴”之地,以白山黑水为中心的广袤地区,就是少数民族特别是满、蒙等骑射、游牧民族的天下。二人转在康雍乾盛世期间,清朝实习严厉的“封关”政策,严禁汉人进入关东。康雍乾盛世过后,国力日弱,加上外敌入侵,“封关”政策已经是名存实亡,到清后期和民国的初年出现了“闯关东”大潮,大批的山东人和河北人涌进东北,“秧歌打底,莲花落镶边”的二人转就是“闯关东”的人从关内带至关外的。 

 

萨满歌舞中,男萨满必须面涂黑色,男扮女装,这与二人转演员造型相似;早期二人转手里拿的不是手绢和扇子,而是竹板和一尺三寸的木棒,这二件道具也都在萨满祭祀歌舞中有所应用;至于二人转“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的唱功,更不是凭空创造,它来自东北满族单鼓音乐,而单鼓正是萨满歌舞的表演形式;二人转的舞步、腕功、两肩、腰、全身扭动等舞蹈动作均是对萨满祭祀舞蹈的传承;甚至二人转的众多唱段也从“萨满神歌”中来,比如《阴魂阵》是二人转“四梁四柱”之一,其唱词中五方五色旗将军部分五段是从辽北艺人演唱的《萨满神歌》唐神忏唐王诗中来。

   四、东北人过年:少不了的吃

满族的萨其马 

东北是满蒙朝鲜汉族杂居的地区,所以家里过年,做的糕点也不一样,朝鲜族家要打年糕。满族家要做萨其玛,用精粉、鸡蛋、糖、芝麻、青红和瓜仁等原料制做“萨其玛”,黏黏的、甜甜的,浸着油星,是小孩最喜爱的点心。

 

过年时,满族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庭院,做满族传统糕点萨其马。三十这天,满族家家都要竖起一根五六米高的“索罗杆子”(也称神杆),杆顶上挂方形的锡升,升里盛着猪的五脏供乌鸦和喜鹊去吃。祭祖首先要在家中正厅祖宗板前供自制米酒13盏,自制奶油点心13碟,板上贴新挂签(满文)。在院内东南角“索罗杆”前,也供着同室内相同的供品。

 

萨其马原本是满族祭祀的祭品,《燕京岁时记》中记载:“萨其马乃满洲饽饽,以冰糖、奶油和白面为之,形如糯米,用不灰木烘炉烤熟,遂成方块,甜腻可食。”随着清朝的建立,萨其马也跟着入关,由北向南,传遍全国,成为了一种民间流行食品。

过年的粘豆包 

年前,每一个东北家庭都会蒸出一缸一缸的黏豆包,将红小豆或大芸豆煮熟,捣成豆沙酱,放入细沙糖,攥成核头大的馅团。用揉好的黄米面将豆馅团包入里面,团成豆包状。

 

这粘豆包最早是满族人祭祖用的贡品,后来发现粘豆包热量高顶饿,出门携带又很方便,拿树叶子包起几个粘豆包往怀里一揣,饿了就随时拿出来吃,所以从努尔哈赤开始,粘豆包还是满族八旗军队随身携带的一种军粮。在黑龙江的粘液饭桌上,焦黄焦黄的一锅豆包蒸好,放在室外的大水缸中,想吃就夹几个在锅里一热,然后撒上白糖,往往有嘴馋的管不住嘴,正月里吃豆包吃到“烧心”。

年夜饭后吃冻梨 

大年夜,在温暖的热炕头,来一盆冰凉的冻梨,生活简直是太美好了。

 

由于东北天气寒冷,一些水果冻过之后,就另有一番滋味。最常见的是冰梨。据了解,最纯正的是冻秋梨,在北方有一种梨叫秋梨,这种梨刚摘下来的时候又酸又涩,于是人们就把这种梨采摘下来直接放在树下,盖上一层树叶,经过冰冻之后的秋梨酸甜可口,果汁充足。

流传至今的杀猪菜 

在东北的农村,过了腊八之后,人们开始杀猪宰鸡,把猪肉切成块,放在大缸中送到仓房里冻起来以备节日期间用。谁家杀猪都要用酸菜和肥肉、血肠放在大锅里炖,这便是人们常说的 “杀猪菜”。杀猪菜,原本是东北农村每年接近年关杀年猪时所吃的一种炖菜。过去,在农村杀年猪是一件大事,无论哪家杀年猪都必定要把亲朋好友请到家里来吃杀猪菜,这后腰腿的都是好东西,剩下的肥肉下水怎么吃?这就有了杀猪菜了,自家腌的酸菜做的血肠再加上肥肉原料就齐了。

 

要好吃大肥肉不能腻,要切成片放进锅里煮了过油,然后和酸菜、血肠一起炖。那时,人们没有条件讲究什么配料、调料,只是把刚杀好的猪肉斩成大块放进锅里,加入水,放上盐,然后边煮边往里面切酸菜,等到肉烂菜熟后,再把灌好的血肠倒进锅内煮熟。

 

上菜时,一盘肉,一盘酸菜,一盘血肠,也有的是把三者合一,大盆大盆地端上桌来。这种菜不是刚做的好吃,而是多做,以后吃的时候一热,那才是最好吃的。

   结语

春节年年过,年年味不同,东北的年更是别有滋味。俗话说:“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杀猪;二十三,灶王老爷要升天;二十四,写对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称猪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贴窗花;二十九,贴倒酉;三十夜,守一宿。”一首流传的民谣就道出了丰富多彩的年俗和别样的年味。 

更多精彩请点击——大美黑龙江 http://www.dmhlj.com/ 

分享到: 0
留言
推荐阅读
联系我们

信箱Mail :dmhlj@sohu.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dmhlj@sohu.com

关于我们

黑ICP备15006614号 哈公网安备230100020044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者证件号 : 黑B2-20160070

黑新网备 许可证编号:2332015001

关注我们
  • 最美龙江微信号

0.103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