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洁民,原名邓居文,1890年6月15日,出生于宾州厅城里(宾县宾州)。祖籍河北省乐亭,兄弟五人,其排行第五。1886年全家闯关东来到宾州厅城里,父亲邓辅庭初作货郎,后开设致诚大车店。
与周恩来同学,与李大钊同窗。邓洁民少时在家乡读私塾。1903年经李广增通事介绍,随修喜先生学习俄文。1905—1908年任哈尔滨道台衙门俄文通事,获五品顶戴。1909—1911年到北平汇文学校读书。1912年又考入天津南开学校,被编入乙班。1913年周恩来入南开学习,与邓洁民接触较多。1914年邓洁民参加留美公费考试被录取,由于吉林省教育厅经费不足改为东渡日本,考入东京早稻田大学。当时乐亭同籍李大钊也入早稻田大学,两人同学法政。1914年爱国报人邵飘萍因报纸被袁世凯查封,逃亡日本就读东京法政学校,邓、李、邵交往甚笃。1915年吉林同乡王希天到日本留学,与邓洁民结识成为莫逆之交。1915年日本政府向袁世凯提出二十一条亡国条约,留日学生无比愤慨反对卖国条约。邓洁民和李大钊两人同被推举为留日学生总会负责人,起草并发出呼吁全国人民反对日本侵略的通电。1917年6月,邓洁民从日本回国度假,由于经济问题,遵照母命中止学业,在哈尔滨俄商吴鲁生洋行担任俄文翻译。
创办东华学校,走教育救国之路。20世纪初,哈尔滨教育落后,人才匮乏。邓洁民决心从振兴教育入手,目的在于“孕育东华之人文,用以引起国人对于东华之大注意。此时以教育奠基础,以人才莳其子,异日企业发达,拓殖日辟,社会改进,政治刷新,愈将于此望发展焉。”这段写在东华校“缘起”中的文字,完整地说明了他的教育救国思想。经过与当时在哈尔滨的南开校友霍占一、留俄学生张西曼、哈尔滨晨光报记者于芳洲及赵郁卿、白一震等五君子共同谋划,拟定先办中学。他向工商界发动集资建校,还举行过募捐义演,演出新剧《实业魂》,这是话剧传入哈尔滨的开端。1918年4月1日,东华学校正式成立,邓洁民任校长。
东华办学以南开为楷模,拟定的学校章程中指明本校以“培植社会中坚人才,兼重德、智、体三育,养成精神,陶铸济世能力”为宗旨。以“洁爱”二字为修身纲领,提倡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钮必结、肩须平、背须直,“不傲不暴不怠,而和而静而庄”。由学生组织的社团有:青年会、爱国会、崇德会、演说会等;由师生合组的社团有:国文学会、英文学会、新剧团、体育会等。在所学课目中代数、几何、三角、物理、化学、世界史、世界地理、簿记等都采用英文课本,以英语讲授,提倡学生用英语进行日常对话,这在哈尔滨是独树一帜的。东华学校当时是哈尔滨唯一的一所私立中学,由于师资力量强,教学方法新,学校生活丰富多彩,学生学习成绩优异而蜚声哈尔滨。1919年4月,东华学校举行成立周年纪念会,滨江道尹和在哈的校董都来校讲话,肯定了办校成绩,表示继续支持。
东华学校的建立正当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哈尔滨作为“国际城市”成为残俄势力及协约国干涉军的后方供应基地,同时也是“红色丝绸之路”重要的中转之地,是国内革命志士前往苏俄取经的中转站、联络点。邓洁民以东华学校为据点,在上述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20年8月,马骏来哈尔滨住进东华学校,邓洁民把校长室隔出一半供其居住;1920年周恩来赴法国勤工俭学前,曾来哈尔滨住进东华学校客舍,并在校内发表演说;1921年1月张太雷去苏俄路经哈尔滨,经李大钊介绍来东华学校,邓校长帮助张太雷办理护照签证等事宜。
1922年9月,经孙丹林推荐,邓洁民出任北平警官高等学校校长。该校学生成分复杂,不交学费,随意旷课。邓洁民主持校政后,立意整顿,引起部分学生不满。12月4日,部分学生迫令校长游街,邓洁民为此辞去校长一职。1923年初,经母校(汇文)校长刘芳介绍,邓洁民任北平陆军检阅使冯玉祥将军的家庭教师,每周两次教冯玉祥俄文和法学。冯玉祥引荐邓洁民任“国务院参事上行走”,领取干薪。
警校的事虽然遭受挫折,但邓洁民兴办教育的初衷并没改变。从1923年初开始,他和友人就酝酿创办北平国际大学。拟定了《北平国际大学缘起》,在邵飘萍的帮助下,从4月18日起在报上连续刊登。《缘起》提出:国际大学以谋国际间文化沟通,促进国际亲善,并图中华大学教育根本之改进为宗旨。大学部设文、法、商三科,专门部设外交、铁道、财政等科。为便于西人来华求学,设立语言班和文学专科。《缘起》同时提出将集合有力分子为创办董事,担负起大学责任,还宣布国际大学定于5月1日正式成立。后经确定薛笃弼、周梦贤、王育芝、薛之衡、李彦青、王怀庆等6人为国际大学创办董事,公推邓洁民任校长。1924年9月19日,国际大学在北平交道口前园恩寺胡同十六号正式开学。秋天,商得冯玉祥将军支持,以北平西郊万寿寺作为校舍,国际大学与万寿寺住持商定,以每年500元的租金租用。12月初,全校迁入。
壮志未酬,英年早逝。1925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北平国际大学举行创办二周年纪念及银行、外国语、新闻学等3专修科学生毕业典礼。校庆纪念活动结束不久,发生了万寿寺住持控告邓洁民校长事件。5月15日新闻界朋友邵飘萍等获悉,段祺瑞政府的法院对寺僧控告所谓邓校长侵占庙产这一民事案件,拟作刑事案件处理,要下拘票逮捕邓校长到案。邵飘萍等当即火速通知邓校长暂避。邓洁民及长女坐邵所备的汽车赴东交民巷苏联大使馆,与等在那里的友人共商办法,大家建议邓洁民隐姓埋名去天津外国租界避风,同时筹款准备去苏联。
当晚,邓洁民与女儿搭火车去天津,避居于法租界长兴楼,化名马天民。鉴于北平方面对邓洁民的迫害未平息,有可能通过租界工部局拘捕引渡。6月18日,一条“邓洁民忧国自杀,在大沽口投海”的假消息见报。而此时邓洁民在天津正积极作赴苏准备,但所得款项远不足以支付赴苏旅费,其亲手创办的国际大学也于8月关门停办。邓洁民极度抑郁忧愤,致使患了肝癌。1926年4月16日,这位年轻的“教育救国”实践者,马克思、列宁的追随者在天津病逝,年仅36岁。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没有忘记他。邓洁民被誉为年轻的教育家、哈尔滨市六大历史名人之一。
(作者系宾县档案局局长)
俄讯
热点
旅游
信箱Mail :dmhlj@sohu.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dmhlj@sohu.com
最美龙江微信号
最美龙江微信号